首页 >> 新闻动态 >>健康教育 >> 脂肪肝健康知识讲座
详细内容

脂肪肝健康知识讲座

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多年来形成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突显,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脂肪肝发病率已由90年代中期统计的17%升到现在的34.6%,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的流行性疾病之一。因此对脂肪肝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什么是脂肪肝

肝脏与脂质物质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使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以及分泌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若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的细胞脂化,即称为脂肪肝。

二、 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现代疾病,嗜酒、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临睡前加餐等均是发病因素,加之平时又缺少锻炼,使体内营养过剩,最后导致脂肪肝病发生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后果。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有六个:

病因之一:长期酗酒,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还可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

病因之二:营养过剩,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

病因之三:营养不良,饮食中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样可引起营养缺乏性脂肪肝。如因患有慢性肠道疾病、长期厌食、节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氨基酸或去脂物质,从而使肝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病因之四: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贫血等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为了补充能量,体内脂肪酸显著增加,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就会使肝脏的脂肪合成亢进,从而引起脂肪肝。60%肥胖患者会发生糖尿病,他们发生脂肪肝的比率较无糖尿病者要多2倍。

病因之五: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占成人肝炎的1/10,脂肪肝是常见类型。有数十种药物与脂肪肝有关,如四环素、乙酰水杨酸、糖皮质类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肿瘤药及降压、降脂、降糖药物等,都可以导致脂肪在肝内积聚。

病因之六: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其中以高TG(甘油三酯)血症关系最为密切,绝大多数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

此外,某些工业毒物,如黄磷、砷、铅、铜、汞、苯、四氯化碳等也可导致脂肪肝。妊娠、遗传或精神、心理与社会因素,如多坐、少活动,生活懒散等也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系。

三、 脂肪肝的诊断

此病容易被忽略,因为除少数脂肪肝患者会有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外,多数人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时做超声检查才被发现。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及监测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性及诊断率高的特点。B超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活检符合率88.89%。可利用超声检查的安全、可靠、无创的特点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及监测,有利于控制脂肪肝的发展。

四、脂肪肝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脂肪肝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如经及时治疗后几乎不留后遗症,但若延误诊治,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肝细胞的破坏,重度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而且人们不一定都知道肝脏病变常常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特别是脂肪肝能使机体对于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人体能量代谢发生紊乱,从而降低机体对病原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加重原有病变,同时脂肪肝也影响其他疾病的恢复。因此对脂肪肝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 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脂肪肝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脂肪肝的造成的危害日益明显,因此防患于未然,对于脂肪肝的预防势在必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及控制酒精类饮品的摄入对脂肪肝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绝对禁酒

2、控制热能摄入

对脂肪肝患者的热能供应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的肝炎恢复期病人,每日每公斤体重可供给30-35Kcal热能,以防止发胖诱发脂肪肝。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公斤体重可供给20-25Kcal热能以控制或减轻体重。

(1)减少糖和甜食

碳水化物主要由谷粮供应,适当补充蔬菜、水果等食品。

(2)适当地提高蛋白质量

高蛋白膳食(1.5-1.8g/kg体重)可以避免体内蛋白质损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并可纠正低蛋白血症和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受损害。

(3)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脂肪热量太高,热能难以控制,对减轻体重不利。对脂肪肝病人,全日食物和烹调油所供给脂肪总量不超过40g;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等宜作适当控制。

3、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补充对治疗肝病有益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叶酸、胆碱、肌醇、尼克酸、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2、钾、锌、镁等的食物和产品以促进和维持正常代谢,纠正或防止营养缺乏。

4、饮食不宜过分精细,主食应粗细杂粮搭配,多用蔬菜,水果和藻类,以保证摄入足够数量的食物纤维。

对于已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依然以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主要治疗办法,如果盲目服药,或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脂肪肝会发展为不可逆转的严重病变,但脂肪肝患者完全不应大把大把的花钱寻求“灵丹妙药”,弄得身心疲惫,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配合内科治疗。

六:对于脂肪肝的误区

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阻碍了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而且使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误区之一:“脂肪肝是不可逆的,一旦得了就不会好”

  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因此,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病变,但是脂肪肝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则是不可逆转的。

  误区之二:“脂肪肝很常见,不是病,根本不用管”

  随着脂肪肝检出率的增高,大家对之已不以为然,总认为脂肪肝至多算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真正的疾病,而且多无症状,根本无需治疗。事实上,脂肪肝虽多无临床症状,但如任其发展就可能发生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如及时治疗脂肪肝是可逆性的,可在几个月内完成消失,但如果发展为肝硬化,便是不可逆的。因此,即使是健康查体发现的无症状性脂肪肝亦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治疗。

误区之三:“治疗脂肪肝必需使用降血脂药物”

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通常并非因果关系,为此,有了脂肪肝并非都得服用降血脂药物,而降血脂药物应用不当有时非但不能减轻脂肪肝,反可加重肝脏损伤。最近研究发现,降脂药可以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以进行代谢分解,反而促使脂质贮积于肝脏并损害肝功能,因此对于脂肪肝使用降脂药需慎重,假如脂肪肝不伴有高脂血症,那么就不要用降脂药,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

误区之四:“只要全吃素,不吃肥肉少吃油就不会得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既然进食过多的脂肪、肉类就容易得脂肪肝,那就吃素,这样就可以不得脂肪肝了。其实肝脏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以及使分泌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肝脏不仅可以把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能转化为甘油三酯,而且也可以使蛋白质和淀粉(即糖类)通过生化反应转化为脂肪,尤其当这些营养物质过剩,超过代谢的需要时,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形成脂肪肝。因此即使不吃含脂肪的食物,机体仍可利用糖类及蛋白质合成脂肪,形成脂肪肝。而且长期只吃素食,还会因摄食蛋白质不足而影响健康。

对于脂肪肝患者应限制热能摄入量而不要单纯限制脂肪类饮食。适量摄入脂肪类食物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对于脂肪肝患者应以低脂饮食为宜,摄入脂肪以植物性脂肪为主,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误区之五:“只要不酗酒就不会得脂肪肝”

酗酒只是引发脂肪肝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许多因素可导致脂肪肝,如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长期应用皮质激素、重症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以及对肝脏有直接损害的某些药物及化学毒物,都可促使脂肪肝的发生。

误区之六:“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水果多多益善”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含有一定糖类,长期过量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病人不宜多吃水果。

误区之七:“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需服用降酶药物”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脂肪肝的成人或是儿童,健康检查发现的转氨酶增高主要与肥胖和脂肪肝有关,而这种转氨酶增高并无传染性。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3-6月内体重下降5%-10%,就可使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增高的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有报道称,体重每降低1%,转氨酶下降8.3%;体重下降10%,增高的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伴肿大的肝脏回缩和脂肪肝逆转;而体重居高不下者转氨酶往往持续升高,即使应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奏效。

误区之八:“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药物”

  许多患者只把希望寄托在药物上,经常辗转于各大医院或药房寻求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而不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饮食的控制,不认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事实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原则以及适当参加中等运动量的锻炼对于脂肪肝的防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如不注意以上各项,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决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误区之九:“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

  临床上大约1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清转氨酶增高,这种情况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需休息和加强营养,亦不需采取相关消毒和隔离措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节制饮食的同时,坚持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

  总之,对于温饱解决以后的广大群众而言,缺少的不是“营养(热量)”,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和药物,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当前只要我们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

seo seo